建筑篇
導語:老式的樓房,斑駁的圍墻,殘缺的房角,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故土難離的背后往往是鄉土情懷,而一場大型搬遷工程的背后,又需要多少建筑設計師全心全意地付出。重造溫馨家園,再塑舊時之景,一枝一葉總是情,為民情懷最動人,設計師們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訴說著:建筑,更是家的味道。帶著這種情懷,讓我們一起走進貴州納雍縣骔嶺地質災害搬遷安置房項目。 ?
貴州納雍縣骔嶺地質災害搬遷安置房項目
貴州納雍縣骔嶺地質災害搬遷安置房項目,是貴州省納雍礦區生態修復治理及脫貧攻堅的重點工程,項目位于納雍縣和平片區,距縣城近7km。用地273畝,總建筑面積26.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2.8萬平方米,商業2.77萬平方米,公共配套0.58萬平方米。?
受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邀請,中鐵文旅集團組織包括中鐵城市規劃院在內的多家單位,共同研究推進骔嶺片區避險搬遷安置房建設和礦區生態修復治理相關工作。?
公司設計團隊以“合理避讓、用足土地、優化布局”的原則,合理組織設計人員,采用現場踏勘、現場設計、現場跟蹤的方法,突擊奮斗,按質按量保證政府工作計劃節點,助力骔嶺鎮860戶、3000余名地災搬遷群眾“安居夢”!?
瀑布對懸崖無可畏懼,所以唱出了氣勢磅礴的生命之歌。公司骨干建筑設計師、建筑院籌備組副組長宋寅伍回憶:“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在公司建筑院(原建筑所)、勘測院(原勘測公司)、規劃二所共同努力下,7月份提供樁基施工圖,現場進行樁基施工;9月份完成住宅、室外工程全部施工圖;10月份完成住宅部分施工圖審查;11、12月份完成商業部分勘察及施工圖工作。歷經6個月,現場17層住宅已主體完工并進行室內裝飾及安裝階段。如此高質、高速的工作效率,是大家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更是助力納雍縣脫貧攻堅的設計師情懷的體現?!?
該項目的順利進行,促進了中鐵文旅納雍礦區生態修復治理,推動了政企合作商談和中鐵文旅納雍礦區生態修復治理順利簽約,更向貴州省充分證明了中國中鐵的實力及高效的工作和建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