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院“火紅七月映黨旗”系列報道之二
? ? ? ?與夢想同在的勘測情節像磐石般,牢牢地與青春鑄在一起,任憑復雜多變的地質,變幻莫測的環境,仍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用腳步丈量世界的寬度,用儀器測量大地的厚度,在青春風雨中,突顯勘測人的信仰與意志。這就是中鐵城市規劃院勘測公司副經理、中鐵大橋院2021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劉金星同志的日常。
? ? ?以勤為徑 ,翻山越嶺練內功
? ? ?從黃土高原到淮北平原,從洞庭湖畔到桂林山水,從“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陽,到繁華喧囂的東南沿海廈門,跑遍幾乎大半個中國。每個地方一住就是百天以上,日復一日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測量放點,巖芯編錄,數據錄入,克服盛夏嚴寒,外業資料收集的苦澀、枯燥,是難以言語的,但每到一個地方見到不同的土和巖石,不同的地質景觀,這種能把看到的東西和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相對應的感覺,妙不可言。正是這種新鮮而又熟悉的感覺,讓劉金星與勘測結下了深深的情節。
? ? ?以踐為學,摸索前進累經驗?
? ? ?不跌倒就不會前進,劉金星始終堅信這一點。外業工作只是勘測工作的一部分,如何使外業工作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準確分析,形成報告為設計所用,才是勘測工作中的難點。起初,劉金星只是簡單的將各種數據羅列、匯總,并不知道其中的聯系,這就導致了對問題分析的不透徹,不全面,從而導致了很多工程上的問題。不明白、不深究各項數據其中的內涵和聯系,懶惰,得過且過,按照別人的模板套一套,是很多工程人都存在的問題。然而,實際中往往這樣是過不去的,只會事倍功半。?? ? ?工程經驗的積累也需要一個過程,劉金星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保持多學多看,多問問為什么,不怕丟面子,怕丟面子就學不到東西,閉門造車永遠都不會進步的工作態度。不斷的學習、交流、溝通,使他對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根據設計需要,編制完善的勘測大綱,目的明確,從內業來指導外業工作,外業工作反饋來的變化再來指導內業,循環往復,不斷完善,不同的地質條件應注意什么問題,把這些都搞明白了,報告的脈絡自然也就清晰了。?
? ? ?以身作則,重擔壓肩志更堅?
? ? ?在工程勘察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劉金星同志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中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勘測公司工作期間,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主持過商合杭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淮北市相王、烈山大橋,貴港鯉魚江大橋,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安慶市勇進路大橋,安慶市污水管過石門湖隧道工程等項目的勘察工作,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受到業主和單位同事的一致好評。?
? ? ?以情感人 ,無怨無悔繹風華 ?
? ? ?走在路上,劉金星始終是風雨中的強者,但強者的背后,總有一個全心全力支持他的家庭。前年3月,劉金星因疫情被隔離在長春三路三橋勘察項目上; 今年3月,又一次被隔離在河北滄州城市更新項目上……每次在外作業中,都離不開妻子和家人的默默支持。當然,常年無法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邊,遺憾也是有的,但每次出差前,妻子都會默默幫他整理好行囊。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他就沒有后顧之憂,這不,今天他可能又在奔赴九江快速路(二期)勘察項目的路上……?
? ? ? ?優秀的背后,飽含著十幾年的艱苦付出,沒有輝煌的履歷,只有刻苦鉆研的毅力,沒有宏偉的志向,只有堅忍不拔的追求,劉金星同志用十足的努力,傳遞著堅持的力量,用初心點亮平凡卻不平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