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篇②
前言:道路的意義不僅僅是通行,它可以是一件藝術品,也可以是一個休憩的空間,或者更多。匆匆忙忙的行人啊,請不要只顧著目的地,有時應該慢下來,去看一看沿途的風景、品位每一段經驗歷程、感受每一條路的藝術。無論繁華或寧靜,都不要辜負這一路的好風光。?
弋江路品質提升項目
蕪湖市弋江路品質提升項目,道路全長13.8公里,設計總面積為167萬平方米。工程設計主要分為三大部分:道路兩側城市公共空間的營造、城市帶狀公園的建設、城市綠色廊道的塑造。弋江路作為城市主干道,是展示蕪湖城市形象的窗口。?
山水之間,跨越之路。弋江路品質提升項目是蕪湖首條以綠廊形式呈現的綜合性綠地。蕪湖,半城山半城水,弋江路貫穿其中,山水盡在眼下;跨越不僅僅是空間的跨越,更是品質的跨越,生態環境的跨越。?
公司景觀所副所長吳蕓介紹:“對于我們年輕的團隊來說,《蕪湖市弋江路景觀及綠化提升工程》方案設計競賽是一次成功的挑戰,面對國內外知名設計公司的競爭,我們的設計團隊沒有膽怯,勇敢迎接挑戰。作為唯一一家本土設計單位,我們在對現狀容易把控的基礎上,不斷檢視并確認場地相關的交通流線、植被現狀、周邊用地、游憩價值等方面。
該工程作為海綿城市理論的一個試點項目,其中的壓力不言而喻。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在逐漸提高,沒有現成的項目讓我們去學習,也沒有完整的應用體系去運用。我們在設計中摸索,盡可能多的閱讀相關資料,組織各個專業的領導、同事去討論,反復的推理論證,尤其是在公司市政院排水專業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最終形成了文本中詳盡的弋江路海綿城市體系。即使在該項目方案競賽中我們的團隊獲得了勝利,但在未來景觀設計的征程上,我們仍要保持對專業最初的熱愛,設計更多美景展示給市民?!?/span>
在設計過程中,景觀所設計團隊致力將該項目打造成一條展現蕪湖地域文化的風情廊道;統籌兼顧周邊功能的活力廊道;融城市休閑走廊的慢生活體驗廊道;傳承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生態廊道。?
該項目還融合多種景觀設計語言,以簡約現代的統一形式來打造區域內的城市門戶、城市客廳、城市陽臺、城市花園等多樣化空間。這也是公司景觀所首次將城市客廳、城市陽臺、城市花園的概念運用到道路景觀中。?
道路交口設計側重“體驗式景觀”的打造,與周邊用地舒適地轉化銜接形成入口空間。
核心區的草坪、廊架、綠道相互融合形成整體開敞且共享的空間,沿線臺地式座墻臺階形成有序生動的設計體。
綠道色彩及廣場鋪裝材質等方面,設計師細心推敲,強調簡潔及自然的機理。
綠化中隨處可見點綴的景石小景,沿襲徽派園林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精雕細琢。
綠化以動態的演練為核心,體現出從鄉村到城市、自然到現代的變化,
在植物手法上打破常規設計,把群落組合與盆景化手法運用于橋下空間,成為一次創新之舉。
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段路的風景,公司景觀所設計的弋江路景觀提升工程,營造了一段靜謐緩慢的通行空間,給人一份平和、一份清醒。獨具特色的設計,不僅提升了蕪湖城市道路的顏值,更是生態文化與城市空間的有機融合,對蕪湖市的整體美觀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