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篇③
前言:大家見過的高架或者大橋下面的空間都是什么樣的?是堆砌雜物、長滿雜草的灰色地帶,還是具有桃園意境的綠洲花園??
藝術家馮侖說:“城市橋梁或高架的下半身暴露了城市的品位。”橋梁和高架下,需要的不僅僅是流浪漢的棲息地和停車空間,更需要我們的景觀設計師圍繞環境特色和人文風貌,對城市橋梁和高架進行橋下空間的創新優化,將沉悶的“灰色地帶”拓展成多彩的“生活空間”,讓低能效的邊角綠地蛻變為服務于周邊居民的活力公園,為經過的市民帶來“小美好”和“小確幸”。
楊泗港長江大橋景觀綠化工程
楊泗港長江大橋作為世界跨度第二大懸索橋,是由中鐵大橋院集團公司勘察設計,工程橫跨長江,距下游鸚鵡洲大橋約3.2公里,距上游白沙洲大橋約2.8公里。楊泗港長江大橋景觀綠化工程項目總面積約20.0公頃,該項目是公司景觀所結合橋下空間和城市公園設計的一次大膽嘗試,對橋下空間營造具有積極的借鑒和引領作用。?
通過游覽系統的貫穿與娛樂空間的結合,公司景觀所設計團隊將楊泗港長江大橋縱橫交錯的橋下空間打造成城市的門戶,形成城市公共客廳、綠色客廳以及多彩客廳。方案融合多種景觀設計語言,以簡約現代的統一形式來打造橋墩林立的橋下空間,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賦能交通附屬空間,用富有藝術性情景的視覺化形式呼應線性高架交通,凸顯楊泗港長江大橋的整體造型。
?
景觀場地地形通過堆坡造型形成層次豐富的臺地景觀,臺地的流線與橋體的走向完美契合。在視線最佳觀賞面采用時令花卉、景石、樁景、花境等形式搭配,營造點睛之筆。其他區域通過喬灌草地的層次搭配形成綠樹繁茂、花殊不謝的景觀效果。?
公司高級工程師、該項目景觀專業主要負責人許惠萍介紹:“楊泗港長江大橋是世界跨度第二大懸索橋,該座橋梁的配套景觀綠化工程擔負著重要的使命。設計過程中我們與橋梁主要負責人、武漢園林和林業局及專家反復溝通,推敲設計空間、綠化形式與品種。
項目組結合楊泗港大橋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的公路橋形成了豐富多變的橋下空間,充分結合橋下空間的特殊性要求,因地制宜地劃分景觀功能片區,通過廣場、重要節點以及各種休閑空間與綠化相結合并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栽植垂直綠植綠化,美化林立的鋼筋混凝土橋墩,減少大橋對周邊的割裂感。匝道圍合空間采用螺旋上升的臺地形式,與匝道的走勢相呼應。本次景觀綠化工程無論從橋上的俯瞰角度還是場地中的透視角度,都彰顯了多層次景觀的特色,突出了橋體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打造城市門戶形象、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楊泗港長江大橋綠化工程,完善了大橋周邊環境,為武漢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騎行、散步的觀光理想場所。優美的景色,連接了江灘景觀,市民在“森林”中行走游玩,該工程迅速成為武漢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