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日,青弋江上再起“飛虹”,由中鐵城市規劃院設計完成的鳩江南路跨青弋江大橋正式通車,蕪湖母親河上又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此,青弋江上已經有了14座橋梁。
鳩江南路(江東橋)航拍圖
2023年6月,眾多熱心市民參與大橋名稱征集活動,最終通過專家評審,并征得屬地區政府同意,初步確定以“江東橋”來命名鳩江南路跨青弋江大橋。江東橋——位于城市之東,亦是長江之東,且蕪湖古有“江東首邑”之意,故取其名曰“江東橋”。
總投資約2.5億的鳩江南路工程屬于蕪湖市重點工程,北接黃山路,向南跨青弋江后與利民東路平交,全長約1.5公里,道路紅線寬50米,設計車速5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
鳩江南路作為貫穿蕪湖城東和城南區域的一條南北向的重要跨江通道,對促進區域發展、完善交通系統、加強片區聯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鳩江南路(江東橋)平面示意圖
江東橋是鳩江南路工程的一個重要節點,位于寧蕪鐵路橋和廣濟橋之間,是跨越青弋江的一座大型橋梁,全長約906米,寬約28米。此處青弋江是蕪申運河的一段,為限制性Ⅲ級航道,兩岸防汛大堤之間的距離為180m左右。
主橋選用(68+110+68)米的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分別跨青弋江主航道和兩岸防洪大堤,北岸引橋為1聯4×30米和2聯3×30米等高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南岸引橋為4聯3×30米等高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主橋人行道兩端設計了4座梯道橋和坡道橋,以方便行人和非機動車(推行)上下橋。
由于橋梁縱向軸線為S曲線型布置,設計和施工均存在一定難度。為了確保施工期間蕪申運河的正常通航,主橋設計采用了掛藍懸臂施工方式,同時考慮到大橋整體曲線的視覺美感,引橋設計采用單跨30米的等高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采用滿堂支架施工方式。?
半城山半城水,對于蕪湖這樣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如果把江河比喻成她的“血液”,那么橋梁則更像是她的“筋骨與脈絡”,一座座橋梁見證了蕪湖的發展和變遷,承載了蕪湖人獨特的城市記憶。建成通車后的鳩江南路(江東橋),使區域路網分布更加完善,市民從城南片區可快速抵達鏡湖區東部片區以及城東片區,區域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